首页  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机构编制管理   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监督管理   机关建设   学习交流 
·关于公布济南市村(社区)证明材料保留清单的通知·关于公布历下区第一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的通告·关于编制公布“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的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交流
青岛市大幅精简优化区市事业机构编制资源
日期:2017-11-08   浏览量:

 

按照李克强总理“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中央编办提出实施机构编制总量控制。近年来,青岛市编办转变思路,创新办法,从严控总量入手,科学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精简压缩了所辖区市事业单位850多个,共收回事业编制8400余名。2012年至今,区市事业单位总量逐年下降,事业单位整体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与社会效应。
一、大幅精简区市事业单位总体规模
针对区市不同程度存在事业单位数量庞大,职能单一、规模过小,以及长期存在的“僵尸”单位等问题,市编办借助规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区划调整等契机,大幅精简区市事业机构和编制总量。截至目前,区市事业单位总数由5708个降至4857个,降幅达14.9%。一是持续开展清理规范压减事业机构编制。中央、省提出规范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市编办“加码”清理工作,要求区市同时撤并整合编制3名及以下事业单位。2012年共撤并区市事业单位460个,收回事业编制1771名;2017年确定清理事业单位483个,收回事业编制3346名。二是利用区划调整压减事业机构编制。2012年,随着部分区市行政区划调整,深度调整整合了原4个区市的事业机构和编制,整合撤并事业单位156个,收回事业编制720余名。三是集中核减压缩事业编制。2014年,对除社会公益、基层服务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事业单位外的其他单位,集中核减清理了长期不使用的事业编制资源,区市原则上按6%比例共精简压缩事业编制2613名。
二、严控区市高规格事业单位设置
在控制总量的同时,青岛市编办严格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一方面,按照统筹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了《青岛市区市机构编制审批备案工作实施细则(暂行)》。调整市、区两级的审批权限,并实施审批事前沟通、事后备案制度。有效克服了管理的随意性,提高区市党委政府配置行政资源的谨慎度。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实行区市副处(科)级及以上事业单位限额管理制度。今年,对区市670余个副处(科)级及以上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清理,将其中50余个单位纳入了清理规范范围,着力将区市的高规格事业单位控制在总量的15%以下。限额管理制度解决事业机构设立缺乏区域统筹、行业综合、结构均衡等问题,引导区市谨慎、合理、科学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
三、优化整合事业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在做好数量精简的同时,青岛市编办将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调整优化区市事业单位结构整体布局,科学配置资源,促进机构编制资源投放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增强体制内改革和创新活力。一是推行区市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行政执行体制改革,归并了区域内散、乱、多的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机构,重点解决了区域行政执法多头管理、人员力量不足、缺乏执法统筹等问题,区市35支执法队伍整合成了10支。二是重点保障重要民生领域编制资源需求。近年来,先后从收回的事业编制资源中调剂了5700余名用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基层卫生服务等领域,弥补了教育卫生编制资源紧缺问题,助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三是调整完善交通枢纽区域管理体制,整合了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城管、工商、质监、食药、文化等行政执法权限和执法队伍,组建交通枢纽区域综合执法机构,切实转变青岛火车站、流亭机场周边区域面貌,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四是坚持机构编制资源集中化、服务职能扁平化的思路,整合优化了为民服务、民声诉求、镇街政务服务、保险经办等行业机构编制资源,整合了70余个事业单位,在多个领域构建集中统一、公开透明、效率倍增的社会民生服务体系。五是调整区市城建、环保、水利、招商等领域的事业资源配置结构,将涉及的119个事业单位整合成了29个,推动机构编制资源不断精简、优化。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99号历下大厦7楼 邮编:250014 联系电话:88150718
ICP备案号:10200544 联系邮箱:dzzwzx@sina.cn